“医用手套”的诞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
前一阵子埃博拉病毒的肆虐着实是让“医用手套”彻底火了一把。但大家知道医用手套怎么发明的吗?其实一对看似简单“医用手套”的诞生背后隐藏着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。
故事中的女主角名叫凯瑟琳,成为一名护士后,被霍尔斯特德医生招到约翰·霍普金斯医院。
工作后第一年年冬天,凯瑟琳找到霍尔斯特德,告诉他,自己的手和手臂对氯化汞消毒液过敏,导致皮肤炎,干不下去了。霍尔斯特德不愿意失去这么一个能干的护士,告诉凯瑟琳,自己会想办法。回到纽约后,他请固特异橡胶公司做了两双薄的带护手的橡胶手套,凯瑟琳试验了一下很满意,霍尔斯特德便多订购了一些。
这双手套打动了凯瑟琳的芳心,次年6月,她嫁给了霍尔斯特德,伴郎是韦尔奇。
之后霍尔斯特德在一次手术中发现一名助手也戴了这种手套。他定制手套的目的并不是从消毒的角度,没想到戴的人越来越多,最后好像不戴就不够专业似的。

最终两人确实是白头到老,相伴32年,医生去世后两个月,护士也去世了。而上文中那一双因为爱而诞生的手套就是世界上第一双“医用手套”。
当时戴医用手套的主要是护士和助手,医生只有在做骨科手术的时候才戴。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的是约瑟夫·布拉德古德医生(Joseph Bloodgood)于1896年率先在手术过程中戴上手套。1899年,布拉德古德发表文章,450例疝气手术,通过戴手套,感染几乎下降了100%。这以后,戴手套成了手术的常规。
1976年,埃博拉病毒第一次流行,发生在扎伊尔的一个村庄,318人染病,280人死亡。这次埃博拉流行的原因是当地的医院只有5只注射器,通过被污染的针头流传开。

最近这次埃博拉大流行,也是由一位医护人员开始流行的。从这个角度,严格消毒完全有可能减少甚至杜绝这类烈性传染病的流行。因此一双好用的“医用手套”是医疗工作者所必备的。
在科技发展的今天,因橡胶中所含的过敏蛋白会伤害人体,医用手套材质的选用已经慢慢从橡胶材质转向合成丁腈。市面上比较好用的医用手套品牌有“美商卫利”、“金佰利”、“AClean”等。